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趁凉》
全文:
谁云广厦不知暑,偶陟高台亦趁凉。
竹解纳风还蔽日,心存无逸却非忙。
收来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雏才下梁。
赢得昼长何所事,重翻旧稿一商量。
参考注释
广厦
高大的房屋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趁凉
见“ 趁凉 ”。
亦作“ 趁凉 ”。亦作“趂凉”。1.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凉》诗:“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二:“长夏山邨诗兴幽,趂凉多在碧泉头。”
(2).趁凉爽之时。 宋 陆游 《秋后一日风雨》诗:“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水浒传》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 清 蒲松龄 《农桑经·农经·治茅》:“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
乾隆名句,趁凉名句
猜你喜欢:
-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 霜夜望月杨万里〔宋代〕
- 和叔宜弟·其二彭汝砺〔宋代〕
- 归涂春晚杨冠卿〔宋代〕
-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吴潜〔宋代〕
- 花下作字付叶柘山使者王镃〔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