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吴兆的《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
全文:
适度含鄱口,来登五老峰。
千盘万剥无人迹,雨过泥腥见虎踪。
一径孤悬五峰背,烟岚五点浓如黛。
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颜叠兮诡万状。
履触云生处,身齐飞鸟上。
霞缀屏兮成锦,雾弥谷兮如涨。
峰头雾雨峰下晴,一边湖树夕阳明。
波声直撼鄱阳县,江色遥分湖口城。
忆昔扬帆彭蠡左,湖心迥压看将堕。
今来顶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
不知浮荡苍翠表,只觉微茫众山小。
林交阴兮青兕啼,草丰茸兮故步迷。
游人今夜何峰宿,遥逐钟声度水西。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浮荡
(1).飘荡。 郁达夫 《沉沦》:“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游荡。” 老舍 《骆驼祥子》三:“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 杨朔 《大旗》:“风从东南吹来,漫野浮荡着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肥料气息。”
(2).指行为轻浮放荡。《宋书·刘康祖传》:“ 康祖 便弓马,膂力絶人,在閭里不治士业,以浮荡蒲酒为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 叶紫 《星》:“﹝他趁这时候……﹞学会了和一切浮荡的、守空房的妇人勾勾搭搭。”
(3).指思想作风虚浮不实。《陈书·儒林传序》:“ 魏 晋 浮荡,儒教沦歇。” 宋 王安石 《自澧浦东游》诗:“经术震浮荡,国风扫 齐 梁 。”
(4).浮夸,不踏实。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尽去自 宋 以来开闔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窘澁浮荡之文。”
苍翠
嫩绿的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吴兆名句,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名句
猜你喜欢:
-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子思《中庸·第二十二章》
-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八章》
-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管仲《管子·治国》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寄李都尉释重顯〔宋代〕
- 昼夜乐 藏头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三王哲〔元代〕
- 送上元勾簿吴昌卿宋庠〔宋代〕
- 陕甘总督吴达善奏报各属得雨诗以志慰乾隆〔清代〕
- 湖村野兴陆游〔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