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鹧鸪天 化度寺作原文 诗词名句

鹧鸪天 化度寺作

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代

鹧鸪天 化度寺作原文

池上红衣伴倚阑。
栖鸦常带夕阳还。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
小窗愁黛澹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诗词问答

问:鹧鸪天 化度寺作的作者是谁?答:吴文英
问:鹧鸪天 化度寺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鹧鸪天 化度寺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吴文英鹧鸪天 化度寺作书法欣赏

吴文英鹧鸪天 化度寺作书法作品欣赏
鹧鸪天 化度寺作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鸪池上的朵朵红莲,陪伴我独倚栏杆。过附近栖息的乌鸦,都带着夕阳飞还。刚刚过去一阵阴云急雨,萧疏的梧桐又飘落几个叶片。明月已露出秋天的凉意,用来驱暑的宝扇开始置闲。
归乡的梦境总是短得可怜,碧鸪蓝天却宽阔无边,我凭倚小窗极目远眺,均匀处淡淡的秋山,也如同美人皱眉含着幽怨。飞往吴地的大雁啊,请你给我传达一下思归的心愿。阊门外杨柳荫下的几间小屋,惹得我梦绕魂牵,每时每刻都过思念。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据唐人诗句“春游鸡鹿塞,家过鹧鸪天”而取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贺铸词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称《半死桐》。平韵,五十五字。上片七言四句,相当于一首七绝。下片换头两个三字句,如宋为七言仄脚句,也是一首七绝。可见此调由一首七律演变而成。上片两个七字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前人用对偶的较多。
化度寺:化度寺过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杭州府志》:“化度寺过仁和县北江涨桥,原名鸪云,宋治平二年宋。”
红衣:莲花。
倚阑:凭靠过栏杆上。
殷云:浓云。
闲:闲置。
乡梦窄:思乡的梦太短。
愁黛:愁眉。
吴鸿:指苏州一带飞来的大雁。
阊(chāng)门:苏州西门。这里指作者姬妾所居之处。

诗文赏析


化度寺在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这首词是作者在杭州思念苏州家人的,被思念之人当为他的苏州姬妾。上片,“池上红衣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写作者在池边独倚栏干,作伴的只有象穿着红衣少女的莲花;在栏干边一直消磨到黄昏,看到的也只有背上带着夕阳馀晖的归鸦回来栖宿。这在化度寺午后到傍晚所见的景致 ,象两幅画,表达的是孤寂之情。“殷云度雨疏桐落 ,明月生凉宝扇闲。”浓云出现时,雨脚倾斜稀疏的桐叶继续飞落,有点萧索气象;但雨后气温降低,天色更清,明月出现在上空,凉气随之而生,宝扇可以不用,而又美得可受,凉得可爱。“度”字、“疏”字写秋雨与梧桐的形态,很妥贴;“生”字把“凉”归功于“月 ”,使月色倍觉宜人;这写寺中夜晚下雨与月明时情景的两句,又象两幅画。上两句不用对偶,这两句用对偶,笔调皆疏淡幽雅,引人入胜。
化度寺临近水边,当时自杭州至苏州,大多是走水路。这样又为过渡到下片“乡梦窄,水天宽”埋下了伏笔。“窄”字写梦,也是文英匠心独运 、喜欢运用的字 。“窄”表短促,与水天“宽”对照,以见天长 、水远而梦短的惆怅之情 。心情全在感事感物的“宽”、“窄”中透露。“小窗愁黛淡秋山”,写倚窗看到的远山景致。这既是一幅画,也表惆怅之情。山是“秋山 ”,所以“黛”色浅淡;山本无“愁”但从愁人眼中看去,似乎其浅淡的暗绿色也带上了愁态。正是“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远山似眉,由景又联想到思念的人。这一句又暗用卓文君“眉际若望远山 ”的典故,由写景过渡到怀人。“吴鸿好为传归讯 ”,看到天上鸿雁,多么盼望它是从作者长久居住并且当作家乡的“吴”地飞来的啊;离家已久,怀人情切 ,因而盼望它能代传“归讯”。这简直就是直接的呼告之辞 ,而实际上只是心中的盘算而已。“归讯 ”传到哪里呢?“杨柳阊门屋数间”,是苏州城西阊门外,秋柳萧疏、几间平屋的地方。环境虽极平凡,却富有高雅的画意,这便是作者感情眷念之所在,更象一幅出自名家高手的水墨画,寥寥数笔,寓情于景,若用司空图《诗品》中的话来形容,不是近于“绿林野屋,落日气清”,或“玉壶 * ,赏雨茅屋”,而是近于化境的“神出古异,淡不可收”了。
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在化度寺,景物描写则兼及苏州;写作季节在初秋,时间则既有黄昏和夜晚,也有白天。全词以写景为主,时事情都在六幅秀淡雅致的景物画中表达出来 。时间不限一日 ,画面亦分属两地,最后一幅画笔最淡,但却最传神,因而也适合了更深远的情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代
    君归一水遥,魂断木兰桡。赖有南轩竹,清风慰寂寥。
  • 作者:项安世,朝代:宋代
    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处易疑狐峭,因难见惠私。此风今远笑,吾涕自涟洏。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故园历历眼中分,非禹谁教不入门。何处功名有成遂,玉初不献足犹存。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试云何处称清音,应在松涛泉韵寻。

    胜彼竹丝徒悦耳,宜兹朝夕可娱心。

    相依盘谷最为古,讵曰田畴不至今。

    置却古今言理境,摐声寂后静中斟。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呼儿携妇裹书编,月色滩声共一船。回首已游三峡水,此行那不谓登仙。
  • 作者:程壮,朝代:宋代
    殿中簪笔英风凛,直比朱弦清玉壶。谏奏百篇多蹇谔,精忠一力撼乾枢。笑哦老凤池边句,要取骊龙颔下珠。扣阙举幡心未副,芳名赢得满江湖。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蒲葵裁成扇,瘿木斲为樽。自是山林物,不入纨绮门。
  • 作者:吕岩,朝代:唐代
    人命急如线,上下来往速如箭。认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须至炼。随意出,随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堪叹荒郊冢墓中,自古灭亡不知屈。
  • 作者:叶梦熊,朝代:明代

    惜春无计到西湖,绿草如茵夹岸铺。

    莫怅繁华输北院,且图欣赏胜东隅。

    榴花似火烧山寺,荷叶如钱泛酒垆。

    鸟亦多情解人意,隔林两两唤提壶。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霜风寒袭人,梅香清透骨。莫色冥九峰,月华澹双阙。青猿啸苍虬,红萤粘绿发。滕六欲飞花,巽二急催雪。炉烹兽炭红,帘捲鸳罗缬。更烧古龙涎,满斟清凤血。堆盘老榛栗,托契旧瓜葛。笑挥白玉麈,共说丹砂诀。飘飘志欲仙,酣酣耳正热。松鹤警清露,烟麋卧苍樾。一雁过天外,孤鹊绕木末。隐约银汉星,微芒翠杉月。烛花冻不泪,火柿拨欲灭。回首顾壁影,开怀吐谈屑。结习三生路,慷慨万人杰。聚散如浮萍,死生犹幻沫。万事一置之,四皓不渠劣。夜深尸泣鬼,岁晚霜摩鹘。泉涸水涯涘,云渺天空阔。饿鼠齧枯藤,冻蝇栖琐闼。觞咏兴未阑,烘堂各粲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