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原文 诗词名句

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

作者:陈傅良 朝代:宋代

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原文

百舌喜太甚,杜鹃恨何深。
睍睆斯黄鹂,律中宫之音。
物情自不齐,天运初无心。
道人独领会,杖藜立芳阴。

诗词问答

问: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舌

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清 陈维崧 《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参见“ 百舌鸟 ”。

太甚

太过分;过甚

杜鹃

(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睍睆

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诗·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毛 传:“睍睆,好貌。” 朱熹 集传:“睍睆,清和圆转之意。” 余冠英 注:“睍睆,黄鸟鸣声。又作‘间关’。” 闽 徐夤 《宫莺》诗:“睍睆只宜陪阁凤,间关多是问宫娃。” 宋 梅尧臣 《寄题杨敏叔虢州吏隐亭》诗:“花草发琐细,禽鸟啼睍睆。”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东风帘幙轻翻,柳外啼鶯声睍睆。” 清 秋瑾 《偶有所感用鱼玄机步光威裒三女子韵》:“小院佇闻鶯睍睆,旧巢留待燕呢喃。”

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中宫

(1).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司马贞 索隐引《文耀鉤》:“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后汉书·杨震传》:“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师地动……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权用事之象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既以歷於中宫,乃回眸而自东。” 苗为 注:“中宫,紫微垣也。”

(2).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常紿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 许美人 儿何从生中?” 颜师古 注:“中宫,皇后所居。”《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 汉 郑玄 注:“六宫谓后也。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新唐书·冯元常传》:“尝密諫帝,中宫权重,宜少抑。由是为 武后 所恶。”《宣和遗事》前集:“中宫乃嘆曰:‘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

(3).借指正妻。 清 李渔 《慎鸾交·修好》:“论推乌,合把头名与。念他不向名家娶,合让鸞胶作主,但将他夹在其间,也当把中宫相遇。”

(4).宫中。《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中宫万数,不备嬪嬙,外多鰥夫,女吟於中。”《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於 永贵里 ,立 波若臺 于中宫,沙门坐禪者恆有千数。” 唐 王建 《宫词》之六一:“中宫传旨音声散,诸院门开触处行。”

(5).指中焦。《黄庭外景经·下部经》:“脾中之神主中宫。”

(6).指中丹田。 金松岑 《心声》:“夫士,国之肝肾;夫士之言,国之声息也。肢体惫而声息雄,议论不少倦。中宫之气必完,干必终固。”

合乎五音中的宫级音阶。《管子·地员》:“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宫,其泉黄而糗,流徙。”《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物情

(1) 情理

物情世态

(2) 人情

(3) 人心

事多放滥,物情生怨

不齐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

脉律不齐

天运

(1) 天命;自然的气数

决非天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天运变矣。

(2) 天体的运行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领会

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

领会文件精神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孟璿,朝代:明代

    坦然老人真坦然,不求才行人间传。

    不赋蜀道难,懒和沧浪篇。

    送穷乞巧皆无言。

    坦然心地何所似,皎皎白日悬秋天。

    桑麻田,松菊园,乃在武林清溪边。

    傍溪茅屋只数椽,朝出耕,夕安眠。

    儿女嬉笑南窗前,皇天平平无党偏。

    坦然老人真坦然,我欲移家相近时周旋。

  • 作者:姚勉,朝代:宋代
    见说京粮旧日籯,学将湖舫入江撑。而今归去应无事,芦笋高芽锦鳜羹。
  • 作者:刘天迪,朝代:宋代
    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无端往事萦心曲。两鬓先惊绿。蔷薇花发望春归。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 作者:释重顯,朝代:宋代
    临行情绪懒开言,提唱宗乘亦是闲。珍重导师并海众,不胜依恋向灵山。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昼公评众制,姚监选诸文。风雅谁收我,编联独有君。馀生终此道,万事尽浮云。争得重携手,探幽楚水濆。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池上轻冰暖却开,迎春送腊仰衔杯。君家有酒能无事,客醉连宵遣不回。诗就滴消盘上蜡,信来飘尽岭头梅。商丘冷坐君知否,瓶罄应须有耻罍。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腊去春来何所似,行云流水两悠悠。

    长年渐觉时序速,胜处权教诗句酬。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标签:离别写水友情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第一百七十五卷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双罂稍辍焙中茶,好卧黄紬稳听衙。御雨况闻当用瓦,固知不怕落檐花。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指埃尘。身名暂振久青冢,见在凄凉海畔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