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途叶二绝原文 诗词名句

途叶二绝

作者:杜范 朝代:宋代

途叶二绝原文

脚踏京尘动数旬,归途又复见书云。
群阴已放阳来复,看取新年别有春。

诗词问答

问:途叶二绝的作者是谁?答:杜范
问:途叶二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杜范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范名句大全

杜范途叶二绝书法欣赏

杜范途叶二绝书法作品欣赏
途叶二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脚踏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 绍兴 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踏。帝见之,命取为枕。”《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踏俱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公指座脚踏曰:如此物,置之不得其所,暗中或至损人足。”

尘动

谓尘世的喧闹。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翻讶云水劳,愈令尘动息。”

归途

回归的路途

踏上归途

又复

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书云

(1).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众 、 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 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 ,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云气之色),占其吉凶而书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

(2). 宋 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用书云之误》:“今人以冬至日为书云,至用之於表启中。虽前辈或不细考,然皆非也…… 汉明帝 永平 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 毕,登 灵臺 观云物,尤为可证。”

群阴

(1).各种阴象。《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羣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羣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羣阴化乎渊。” 宋 黄庭坚 《岁寒知松柏》诗:“羣阴彫品物,松柏尚桓桓。”

(2).众奸小。《宋史·乐志七》:“羣阴犹黷,一戎大定。” 梁启超 《祭海珠三烈士》:“当 粤 局煎急,军师首鼠,君当机一断而慑羣阴。”

来复

(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

(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萧红 《生死场》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纸片,丢在脚下来复的乱踏。”

(5).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严复 《救亡决论》:“不知曲綫力学之理,则无以尽炮準来復之用。”

看取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峤,朝代:唐代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虽蒙黼藻文,不揜粪土贱。
  • 作者:吴士玮,朝代:明代

    空明无处不宜人,柱史楼台喜更新。

    能事漫酬千载愿,閒情且傍十洲亲。

    山来座右时为主,月到湖头亦作宾。

    莫惜倚阑同啸傲,题诗王翰在南邻。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竹子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作者:寇准,朝代:宋代
    戒井铜龙漏水平,玉轮初满物华清。光连 * 辉正,影泛中天帝宇明。风来蘋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绛河横度灿云章,灵鹊群飞绕宫树。法久照兮庆昌时,乐芳宴兮忘疲。敷睿文兮玩澄景,当严更兮渐永。九门秘邃敞尧宸,霭霭金波瞩目频。进牍岂能抽鄙思,赓歌深愧预朝伦。
  • 作者:释弥光,朝代:宋代
    家家尽看野狐儿,见者虽多识者稀。百怪千妖俱扫迹,春风已到万年枝。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凤眼鹤形,宗门伟匠。量外提撕,声前敲唱。据令兮长剑倚天,应机兮明珠在掌。太虚有月兮老兔含霜,大海无风兮华鲸吹浪。
  • 作者:艾性夫,朝代:宋代
    东风卷晴雪,山意颇空寂。扫花归作饭,豫当调鼎实。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高无寻尺宽三笏,缀景何妨亦号台。

    相映锤峰胜于古,望舒镜不待奁开。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拥旆西城一据鞍,耕夫初识劝农官。鸦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渐暖绿杨才弄色,得晴丹杏不胜繁。牛羊鸡犬田家乐,终日思归盍挂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