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七·孝义十首原文
侍奉比来居左右,索唤专祗候。
假如出去疾来归。
咨告父娘知。
兄友弟恭存礼义,每事无难易。
父慈子孝说言同。
和顺好家风。
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其七·孝义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其七·孝义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
侍奉
侍候奉养(长辈或显贵)
侍奉长辈
比来
近来
比来天下奢靡。转相念效。——《三国志·徐邈传》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祗候
(1).恭侯。 唐 张鷟 《游仙窟》:“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曲折十餘里,始至公主第,下骑祗候。”
(2).职官名。 宋 代祗候分置于东、西上阁门,与阁门宣赞舍人并称阁职,祗候分佐舍人。 元 代各省、路、州、县分别设祗候若干名,为供奔走驱使的衙役。 元 明 亦指官府衙役,势家仆从头目。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不敢久停久住,祗候将马来。”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见一簇人闹,祗候,你看是甚么人?”参阅《宋史·职官志六》。
假如
假使,如果
假如没有汽车,我们就不能按时赶到工地
出去
——放在动词后面,表远离说话者
走出去
赶出去
来归
(1) 归顺;归附
(2) 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3) 归来,回来
兄友弟恭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礼义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无难
没有困难;不困难。《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
没有灾祸。《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淮南子·氾论训》:“知所以免於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 宋 苏轼 《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说言
说话。《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兀自説言未了,只听得外面有人敲门道:‘开门则个!’”《水浒传》第 * 回:“回头与众多良将道:‘将军英雄,名不虚传!’説言未了, 林冲 忿怒。”
游说之言。《商君书·靳令》:“则君务於説言,官乱於治邪。”
和顺
温和柔顺
性情和顺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