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绿云舫原文 诗词名句

绿云舫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绿云舫原文

山中纵有水,靳固弗肯放。

屈曲以为溪,引流始得畅。

宽祗二三尺,那能容轻舫。

是舫号绿云,乃筑岩涧上。

夏霖落岩涧,飞瀑波涛漾。

岂非浮宅临,虚名即实相。

然而望雨际,徘徊无此状。

绿云非真云,延伫徒惆怅。

诗词问答

问:绿云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绿云舫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漾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九

2. 园中水皆由碧云寺引来以山泉易泄故尝置闸以畜之

参考注释

靳固

(1).吝惜。《晋书·嵇康传》:“昔 袁孝尼 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於今絶矣!”《隋书·张定和传》:“其妻有嫁时衣服, 定和 将鬻之,妻靳固不与。”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鬼子》:“ 洪州 州学正 张 某,天性刻薄,老而益甚,虽生徒告假,亦靳固不与。” 清 李邺嗣 《集世说诗》:“里人适造坐,相求为作敍,近颇厌卖文,吾靳固不与。”

(2).宝爱。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 彦远 时未齔岁,恨不见家内所宝。其进奉之外,失坠之餘,存者纔二三轴而已。虽有豪势,莫能求旃,嗟尔后来,尤须靳固。”

屈曲

弯曲;曲折

画栏屈曲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引流

(1) 依靠吸引力或重力从一个体腔或伤口抽取液体的行为、过程和办法

(2) 传送的行为(如通过管子引水)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轻舫

犹轻舟。《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轻舫还闕不得,此苦之深,唯愿矜怜。” 清 严绳孙 《发维扬》诗:“轻舫春流上,烟光浄客衣。”

绿云

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借指年轻女子:雪鬓苍苍配绿云。

飞瀑

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波涛

(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实相

(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 马鸣 ,躡影 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 何必谢 刘 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 吕澂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 * 观。”

(2).真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 满洲 行政之实相也。”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郭应祥,朝代:宋代
    金风淅淅,银河耿耿,七夕如今又至。人间唤作隔年期,但只似、屈伸指臂。罗花列果,拈针弄线,等是纷纷儿戏。巧人自少拙人多,那牛女、何曾管你。
  • 作者:晏几道,朝代:宋代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 作者:朱存理,朝代:明代

    短策行行一里余,松林过雨步徐徐。

    半泓墨沼窥遗迹,数仞龟峰望远墟。

    石磴夏凉青荔合,山扉昼寂绿蕉舒。

    夕阳突兀浮图影,送目长天罨画如。

  • 作者:释宗杲,朝代:宋代
    电光石火尚犹迟,猗死禅和那得知。转面回头拟寻讨,夕阳已过绿榉西。
  • 作者:李之世,朝代:明代

    毒龙所止处,水必浑以腥。

    兹泉名白龙,水味何清泠。

    澄澄鉴毛发,龙曷遁其形。

    阴风时怒号,微吟或可听。

    川脉发神光,尤物藉其灵。

    白龙化为人,鱼服昔焉经。

    何必家于水,后人赘以亭。

    我来酌斯泉,醉荷不肯醒。

    龙乎亦来不,视之如蝘蜓。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煨芋烟霏香积厨,山僧消受合清臞。

    诗禅契处参形色,不可图中如是图。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撞钟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余力。萦纡石磴造山顶,上有玉人方燕寂。北轩三伏飞冰雪,一日掠尽淮山色。东游尘土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青鞋布袜旧家风,此身终效名山役。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昔逢诗老伊水头,青衫白马渡伊流。汉声八节响石楼,坐中辞气凌清秋。一饮百盏不言休,酒酣思逸语更遒。河南丞相称贤侯,后车日载枚与邹。我年最少力方优,明珠白璧相报投。诗成希深拥鼻讴,师鲁卷舌藏戈矛。三十年间如转眸,屈指十九归山丘,凋零所余身百忧。晚登玉墀侍珠旒,诗老齑盐太学愁。乖离会合谓无由,此会天幸非人谋。颔须已白齿根浮,子年加我貌则不。欢犹可强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文章落笔动九州,釜甑过午无饙馏。良时易失不早收,箧瓦砾遗琳璆。荐贤转石古所尤,此事有职非吾羞。命也难知理莫求,名声赫赫掩诸幽。翩然素旐归一舟,送子有泪流如沟。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壮引朱颜往,衰招白发生。危心几何折,劳尾自然赪。把酒天涯恨,搔头岁暮情。将何献康乐,衰思顿如酲。
  • 作者:释绍嵩,朝代:宋代
    衰草连天惨淡黄,梅兼白雪一时芳。谁知老子懒成癖,花落花开已两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