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宥
拼音:sān yòu三宥怎么写好看
三宥的解释
(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孔子家语·刑政》:“ 孔子 曰:‘成狱成於吏,吏以狱成告於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 王肃 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隋书·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清 沉育 《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后汉书·张酺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
(3).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 侑 ”。《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 郑玄 注:“宥,犹劝也。” 南朝 梁 萧子云 《雍雅》诗之二:“百礼斯洽,三宥已行。”按,天子、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进食,称大食。
词语分解
精彩推荐:
眎事的解释
办公接任治事。宋程大昌演繁露制度今人初之官,賫告敕呈长官,乃得眎事,其来尚矣。论赋的解释
撰述铺叙。唐孙逖赠太子詹事王公神道碑昇闕里之堂,实难论赋表太邱之墓,多媿题铭。
实况的解释
实际进行的情况实况转播详细解释实际情况。冰心我的邻居最近不知是谁,向他们报告了这
炖锅的解释
一种深的烹调器具有两个位置相对的手柄用于炖或煮食物带长柄的深烹调器皿用于炖有长柄
山坑的解释
山冈,山崖。管子兵法凌山阬,不待鉤梯歷水谷,不须舟檝。
箭弦的解释
箭出弦。比喻一别难再逢。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
羣伍的解释
同列侪类。详细解释同列侪类。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先生游柏成之遐武,混羣伍於鸟兽。南史檐楹的解释
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唐韩愈食曲河驿诗羣鸟巢庭树,乳雀飞簷楹。
惛乱的解释
亦作惽乱。昏乱。晏子春秋问下二八上惛乱,德义不行,而邪辟朋党,贤人不用。汉刘向说七五三的解释
一种锣鼓调。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七五三乃锣鼓,非十番鼓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
大忽雷的解释
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为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唐段安
谩骂的解释
肆意乱骂变成了一种谩骂的象征一个不负责任的贬损的代名词详细解释随意乱骂。谩,通漫浄心的解释
佛教语。谓清净无垢之心。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其於初时虽无浄心,然彼其施遇善识便获胜解衣盘磅的解释
同解衣般礡。黄质贵池坞渡湖北垞为任鞠友题古松歌解衣槃磅坐其下,赤日当午忘梅炎。
烛影摇红的解释
灯烛光亮晃动貌。宋王詵忆故人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
裹足布的解释
即缠腿布。也称行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一缴脚布妇人欲回乳,用男子裹足布勒住,经
入梅的解释
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殊死的解释
古时指斩首的死刑拼死决死军皆殊死战不可败。汉书韩信传详细解释指殊死刑。汉书高帝纪
漫山的解释
满山,遍山。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
劗跙的解释
犹趑趄。行不讲貌。汉扬雄太玄玄错鋭鏩鏩,瞢劗跙。许翰注先儒以为劗跙,行不进也。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宥汉语 快速查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